電工級氧化鎂物理指標主要有流速(FT)、密度(TD)及(FR)、目數分布。
1、流速(FT):是指100克電工級Mg0通過用4#福特杯測出流完時間,單位為秒。在不同的裝粉機對流速有不同要求,特別是一些國外裝粉機,如康泰爾,奧克來等,對流速要求較高;國內主要廠家生產裝粉機對流速要求較低,一般在38~42秒之間可用。流速過慢,電熱管裝粉不滿,不能保證電熱管質量;影響直管后壓實密度,進而影響功率、熱傳導。流速太快,裝粉時容易漏出,浪費鎂粉。
2、密度(T.D)及(FR)
輕拍密度T·D和流速FR是指用美國制造AP901122輕拍密度計測出密度。方法是用100克氧化鎂放入密度計3#福特杯中,流完時間和測出密度。
它是電工級氧化鎂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同客戶,不同金屬管,對密度有不同要求,它主要影響:
A.粉后,電熱管延伸率:即縮管后電熱管長度。密度大,縮管后管子較長;密度小,縮管后管子較短;
B.響縮管后壓實密度,引起電熱絲電阻變化。影響電熱管功率和熱傳導率。故電熱管廠訂購鎂粉時,更好對鎂粉廠提出要求。如生產鋁管,銅管電熱管,對鎂粉密度要求較高,一般在2.36~2.40g/cm3;對邦迪管,不銹鋼管,一般T.D控制在2.31±0.3g/cm3之間。
密度過大,當電熱管彎管時直徑較小時,電熱管容易折斷;密度過小,管子填粉不實,耐壓等電器性能達不到要求。
3、目數分布,電工級氧化鎂的目數分布是由用戶所需密度及流速和制電熱管大小而決定的,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目數分布:詳見下表
A.目數對電熱管影響:目數太大,其顆粒度小,單位重量上之表面積較大,容易吸潮;目數過小,其顆粒越大,壓延后會損傷發(fā)熱絲而影響電熱管壽命;
B.怎樣根據電熱管直徑和電熱絲絲距選用目數:
?、佟?mm直徑電熱管可選用40目~325目鎂粉;
②6.5mm~8mm直接電熱管可選用50目~325目鎂粉;
?、邸?.5mm直徑電熱管可選用60-325目鎂粉。
C.怎樣利用目數分布來調節(jié)密度:
要加大密度可適當以加大顆粒(如60目)份量和200目百分含量。要降低密度,只要減少200目以下就成。
電工級氧化鎂中其他雜物:
氧化鎂中是不準許含有其他雜物,特別是有機雜物,如包裝物碎片,絲帶,有機雜物在通電時會碳化,嚴重影響電器性能,嚴重時會發(fā)生炸管。
三、改性劑用量影響
改性劑用量是應該嚴格控制的:加入改性劑主要達到下面目的:
(1)不同地區(qū)防潮能力,特別是在南方梅雨天氣,溫度高、濕度大,對氧化鎂防潮能力要求較高;
(2)選擇適當耐較高溫度改性劑,一般分子量較小,含碳量低改性劑耐溫程度會增加;
(3)改性劑用量不能過大,過大會降低鎂粉使用溫度,嚴重時會產生爆管和炸管。